首页

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欢迎报考||沈阳医学院2024年专业介绍(医学学士学位)

发布时间:2024-06-04 18:25:12

为了让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更直观了解沈阳医学院各专业,今日推出专业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精神医学,均为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专业。

临床医学

培养目标紧密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系统的临床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医学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毕业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具备分析解决常见病、多发病、急诊、疑难、危重症进行正确诊疗和初步处理能力;基本的疾病预防和健康宣传教育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科学地锻炼身体的能力;获得预防医学、中医学、流行病学及传染病学基本知识以及临床医学科学研究能力。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优良的医德医风、积极的创新精神、终生学习的观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融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基本的法律观念等。

课程设置

普通本科班: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局部解剖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中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传染病学、临床操作技能强化培训、精神病学等。

基础整合班:人体正常形态与结构、基础医学整合概论、血液系统、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整合、消化系统与泌尿系统整合、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生殖系统整合、局部解剖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中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传染病学、临床操作技能强化培训、精神病学等。

就业方向适于在各级医院、医学教学、医学科学研究、医疗领域其他相关机构工作。

预防医学

培养目标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秉承“天下为公、卫戍健康”的公共卫生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疾病预防与控制、公共卫生监督、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相关领域的工作;具备开展常规公共卫生服务、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疾病控制与监测、人群健康促进,执行公共卫生政策、法律法规及卫生标准等方面工作能力,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医学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诊断学、内科学、传染病学、卫生微生物学、卫生化学、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保健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医学伦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规等。

就业方向适于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监测机构、食品安全监督监测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学及科研机构、卫生行政管理等部门工作。

口腔医学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改革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医学知识、医疗和科研能力,能够从事口腔医疗和保健工作的医学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以及系统扎实的口腔医学各学科的理论和技能,能够进行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病的初步处理,以及口腔修复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口腔医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课程设置系统解剖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生物学、口腔材料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口腔预防医学、口腔正畸学等。

就业方向适于在各级综合医院、口腔专科医院从事口腔临床医疗工作,也可在医学院校或口腔医学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医学影像学

培养目标培养遵纪守法、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珍视生命且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的,具有良好职业素质,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及医学影像成像等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熟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电子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医学影像学范畴内各项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通晓医学影像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构造,具有排除故障与维护保养的能力;具有能够运用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课程设置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人体断层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高等数学、医学电子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物理学、介入放射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超声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与防护学等。

就业方向适于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影像诊断、介入放射治疗等医疗工作;在科研机构和医疗设备企业,从事影像技术、影像设备研发、生产、推广服务等工作;从事医学影像相关教学工作。

麻醉学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需要,具有较强医学人文关怀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同时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安全有效的临床麻醉、急救与复苏、危重症治疗及疼痛诊疗等方面医疗实践工作的医学实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崇尚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爱岗敬业,具有较高的人文、创新和科学素质;掌握与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相关学科知识,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掌握麻醉、疼痛和重症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掌握基于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麻醉管理,具备从事麻醉学及相关专业的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设置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麻醉解剖学、麻醉设备学、麻醉生理学、麻醉药理学、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疼痛诊疗学。

就业方向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麻醉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也愈发多样化,适于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麻醉科、急诊科、急救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药物依赖戒断及疼痛诊疗等领域从事临床麻醉、急救复苏、危重病诊疗等工作;也适于在各类医学教育及研究机构从事麻醉、疼痛及危重病诊疗相关的科研及医学教育工作;也适于各种制药及医疗器械行业从事麻醉、疼痛及危重病诊疗相关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支持等工作。

精神医学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精神医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具备临床诊疗及心理沟通等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精神障碍诊疗、心理咨询及治疗,能为精神卫生事业发展服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精神医学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熟悉与精神医学相关的基本知识,掌握精神类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能够进行正确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并具有处理急重症、多学科协同诊疗能力;掌握心理咨询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家属、医生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等进行有效的交流;能够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能够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检查及精神状态评价,规范地书写病历;能够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精神检查中的发现,形成初步判断,并进行鉴别诊断,提出合理的治疗原则;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安全和成本效益等因素,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方法并能说明其合理性,对检查结果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解释。

课程设置系统解剖学、生理学、预防医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基础、心理学导论、临床精神病学、儿童精神病学、司法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就业于各级医药院校、综合医院、脑科医院、心理咨询机构、特殊培训机构、科研部门及医学心理中心及精神卫生保健机构、社区等机构从事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方面工作。

来源招生就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