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更直观了解沈阳医学院各专业,今日推出专业为:护理学、助产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应用心理学,均为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专业。
护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护理人才可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文和科学素养;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预防保健基本知识;系统的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团队合作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基本的临床思维、评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和掌握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急慢性病人的护理原则、操作技术及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应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具有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护理科研能力。
课程设置: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 精神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研究、护理管理学等。
就业方向:适于在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级养老机构、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单位从事临床护理、卫生保健服务、护理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
助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现代助产理念,掌握助产学和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具备独立从事临床助产工作的能力;基本的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管理、科研能力及创新精神。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习和掌握助产学、计划生育学、母婴保健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常见病的护理和监护技能,具备独立从事临床助产工作能力,基本护理能力、初步护理管理、教学和科研能力。
课程设置:系统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助产学、优生学、妇科护理学、妇幼保健学、围产期营养学、护理助产综合实训、儿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健康评估、急重症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心理学等。
就业方向:在各级医院、医学院校和社区从事临床助产、临床护理、母婴保健、护理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
生物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生物技术相关产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并具有一定医药学相关理论知识背景的应用型高素质医药生物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具备严谨的科学思维和国际交流能力,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生命科学相关产业的研发能力和继续深造的潜力。
课程设置: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技术制药概论、多组学、生物信息学等。
就业方向:适于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物医药、检验检疫、食品卫生等相关部门与行业工作。
生物信息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生命科学与技术、医学、数理科学、统计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教学、科研、疾病分子诊断、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软件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通过系统学习,能够掌握生命科学、医学、数理科学、统计学、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在医疗卫生、生命科学、生态与环境保护、微生物等领域进行生物信息的收集、分析、挖掘和利用,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用型生物信息学人才。
课程设置: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软件及应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医学统计学、数据库原理、大数据挖掘、数据结构、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Linux系统概论、Python程序设计等。
就业方向:适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生物技术公司、医疗卫生机构、软件公司等单位从事教育培训、科学研究、生物软件开发及管理工作。
应用心理学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精神、扎实的心理学和医学的复合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在心理学、医疗卫生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教学、科学研究的能力的应用型心理学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备思想品德高尚,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心理卫生事业;主要掌握应用心理学及其相关心理学科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掌握统计学、心理测量和评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以及危机干预等的原理和技术;熟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心身医学及相关医学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熟悉心理学的发展动态,具备设计、实施、分析、解决学术问题的初步能力;熟练掌握专业英语,能够顺利地阅读、翻译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心理素质,以及人际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
课程设置: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基础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院校、综合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医疗卫生系统等机构从事心理评估、心理健康指导、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工作。
来源:招生就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