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沈医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沈医人物 > 正文

校友风采||从沈医学子到新时代青年先锋——记我校2008届临床医学专业校友王秀超

发布时间:2025-05-03 09:24:05

近日,现任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胰腺肿瘤科副主任、我校2008届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校友王秀超荣获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的“新时代青年先锋”荣誉称号。从沈医校园的青葱学子到国际医学舞台的专家学者,从胰腺肿瘤诊疗的拓荒者到援甘医疗的践行者,王秀超以“知以至臻 行以至正”的沈医学风为灯塔,在医学报国的征程上书写了属于中国青年医师的卓越篇章。


以“沈医基因”钻破“癌王”之困

2008年,王秀超以优异成绩从沈阳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考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专业研究生,获得肿瘤学博士学位。彼时,我国首个胰腺肿瘤专科刚刚成立,学科建设如拓荒拓路。在导师郝继辉教授的引领下,他从病房到实验室,从手术刀到显微镜,开启了对“癌中之王”的漫长攻坚。

“胰腺癌五年生存率不足10%,每台手术都是与死神的博弈。”面对严峻现实,王秀超选择以全球视野破解困局。2017年,他远赴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立大学开展博士后研修,两年间主攻胰腺癌个体化诊治与基础转化,将国际前沿理念注入胰腺肿瘤诊治中。归国后,他以年均3000余例接诊、150余台高难度手术的强度扎根临床,将R0切除率提升15%,围术期并发症控制在1%以下。2023年,他主刀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亮相意大利外科周直播,精湛的手术技艺获得国内外专家高度赞誉。

以“厚德济世”化身雪域高原“生命摆渡人”

王秀超始终牢记“博学洁行、厚德济世”的沈医校训。2022年,他主动请缨加入天津市第9批援甘医疗队,奔赴甘南藏族自治州开展对口帮扶。海拔3000米的高原上,他克服缺氧与语言障碍,白天主刀手术,夜晚组织培训,将国际NCCN指南与藏区实际结合,推动当地恶性肿瘤规范化诊疗率大幅提升。

援甘期间,王秀超牵头搭建远程会诊平台,为雪域高原带来国际一流的肿瘤诊治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助力甘南州医院在恶性肿瘤诊治的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的道路上迈上新台阶。他的援甘工作成绩得到了州医院以及天津援甘前线指挥部的充分肯定。

以“教以至真”锻造中国胰腺外科“尖兵连”

作为团队带头人,王秀超与团队同事也谈起“爱以至善 教以至真”的沈医教风。他说:“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智慧和真理的启迪。”他坚持每日7时查房、20时讨论病例,带领团队围绕肿瘤微环境攻关,斩获天津市自然科学特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殊荣。

与此同时,他带领团队围绕胰腺癌展开深入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以主要作者在Cell Res,STTT,Cancer Res,ACS Nano等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H-index 32,多次受邀在ASCO、AACR等国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提升了国际学术影响力。


王秀超用22年光阴诠释了沈医校风“尚德至远 求实至强”的深刻内涵。这位新时代青年先锋正以沈医精神为底色,在胰腺肿瘤防治的星辰大海中破浪前行。正如他时常勉励他的沈医学弟学妹:“医学的答案不在书本里,而在患者的期待中,在永不停歇的探索里。”

来源|校友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