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18岁立志从医,就读于沈阳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他,扎根基层30余载,誓做“最美防痨人”;他,不忘初心使命,公益不停“百里行 ”。他——就是我校1993届预防医学专业校友,现任东港市结核病防治所支部书记刘金友。
沈医烙印:知行合一的青春底色
1990年秋,刘金友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踏入沈阳医学院。火车站前“沈阳医学院接站车”的醒目横幅,校车上油然而生的归属感,成为他记忆中最温暖的画面。“那时的沈医,连食堂的冷面都带着家的气息。”他常忆起阶梯教室抢座复习的专注、运动会上团结拼搏的热血,更难忘老师那堂“立德修身”的思政课:“预防医学是守护人民健康的防线,要有仁心济世的情怀。”这些教诲化作他的人生信条。晚自习后图书馆闭馆的灯光,实验室里反复验证的数据,校园小径上与同学探讨病例的剪影,共同铸就了他的青春底色。
深山骑行者:30年结核病防治的坚守
1993年,刘金友毕业后被分配到东港市结核病防治所。当时基层医疗条件艰苦,结核病防治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1994年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启动,他带着团队连夜手工印刷5万份宣传单,手写标题“免费治疗结核病,终生不忘党恩情”,将党的惠民政策送到田间地头。
1994年6月5日,新婚第三天,他便骑车下乡指导项目启动。两个月内跑遍19个乡镇,实现抗结核药物100%覆盖。最艰险的骑行发生在1994年9月:从孤山镇到雪洼村60公里山路,高度近视的他骑着借来的自行车,摔碎婚鞋、划破新衣,却将救命药准时送到患者手中。此后30年,他的自行车“百里行”成为流动的惠民课堂。2014年深秋,他带着10人骑行队穿越6个乡镇,180里山路印满防治知识传单。这位“最美防痨人”始终相信:穿上白大褂,就要做照亮患者生命的灯盏;骑上自行车,就要当传递希望的信使。
赤子丹心:藏在细节里的民生温度
如今,刘金友已经担任防治所党支部书记。“刘书记的口袋永远鼓鼓囊囊。”同事们说,里面装着结核病防治手册、患者联系卡,还有给困难家庭的捐款。2013年,他匿名资助同事患病的孩子完成学业;2014年,他悄悄为辍学学生杨某送去500元学费。女儿回忆:“爸爸常说,能帮一个孩子读书,比发多少传单都值。

2010年,刘金友被国家卫生部授予“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先进个人”;2011年被辽宁省卫生厅授予“结核病防治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8年获得全国“最美防痨人”荣誉称号;2019年被授予“东港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东港市卫生健康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从沈医的阶梯教室到东港的乡间小道,刘金友用30年光阴丈量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当自行车铃声穿越晨雾,当防治手册翻动在农家炕头,这位“结核病防控的守望者”正以医者仁心续写着新时代的“生命交响”。
来 源:校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