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大学生返校的疫情风险防范【沈医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在线支持服务平台原创】

发布时间:2020-03-27 19:52:18

编者按:科学理性地防控疫情,保护自己和家人免于疫情侵蚀,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更是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疫情爆发以来,沈阳医学院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建立科普知识在线支持服务平台,由副教授以上职称、博士以上学位、具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的31名专家志愿者团队提供科普咨询,并定期发表原创科普文章,今天的主题是大学生返校的疫情风险防范。让我们携手同心,为疫情早日远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

白春玉教授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教研室主任

·198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卫生系、卫生专业

·多年来从事预防医学本科学生的教学工作主要开展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研究及健康教育

 

怎样有效防止疫情向校园蔓延?

如果确定开学时间,学生在准备返校、返校途中、返回学校三个时间段,须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

准备返校:注意自己是否存在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肌肉酸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等症状,如果有,应该居家休息或就地就医;如果没有,可以正常出行。

返校途中:的确存在新型冠状病毒高风险点,如车站机场人群密度大、飞机火车空间密闭、途中时间长、公共设施多人使用等。旅行途中全程至少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推荐戴手套保持手卫生,避免手直接接触公共物品和部位,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主动配合体温检测。如果途中自觉发热应主动测量体温,出现可疑症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不带呼气阀),避免接触其他人员,视情况及时就医。如发现身边人员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报告。

返回学校:应减少与他人见面、接触,避免参加聚会等集体活动,加强饮食营养,注意饮水充足。如必须参加外出活动应佩戴口罩。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保持住所的通风良好,勤洗手,不要随地吐痰。

 

开学前学校应做好哪些应急预案?

学校要做好七大方面的工作准备:

1)全面防疫消毒、人员排查,为开学做准备。

开学前,学校提前制定开学工作方案,全面梳理学校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学校全面防疫消毒,全面排查所有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状况。

2)教职工防病知识技能培训。

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条例》以及新冠病毒肺炎相关的防控知识等。持续开展健康宣教,消除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营造积极防控氛围。

3)储备足量传染病防疫物资用品。

学校应在开学前储备足量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医用口罩、手套、洗手液)、符合要求的消毒剂(含氯消毒片或消毒剂、医用酒精等)、体温计、移动紫外线消毒灯,洗手间必须配备肥皂或洗手液,并按班级比例配备足够的呕吐物处理包。

4)全面开展校园内环境清洁整治行动。

重点做好灭鼠、清除越冬蚊卵的专项行动。消除卫生死角,彻底清除各类病媒生物孳生环境,推进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馆、图书馆、厕所、空调系统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环境卫生改善整体行动。做到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全面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

5)教职工返岗前健康调查报备。

学校要安排返校人员在开学前1-2天提交填写好的健康调查表进行报备。调查内容包括:自身和家属(同住人员)健康状况、近期是否到过疫区、近期是否与疫区人员有接触等。

6)师生入校时健康筛查。

若出现发热(体温≥37.3°C)或者干咳、气促、肌肉酸痛无力等症状,应立即戴上医用口罩,及时离校就医,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求进行居家观察。同时,学校立即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

7)适当进行心理应激疏导及援助。

对于自己或者家人、亲密关系人患病的师生;疑似病例或者有密切接触史的师生,学校需要关注其心理状况及变化,及时请求权威心理应激及援助部门予以适当心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