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锚定目标 狠抓落实‖沈阳医学院第五届第五次教代会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02-24 21:49:36

2月23日上午,沈阳医学院第五届第五次教代会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在图书馆六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8个代表团的255名代表、18名列席代表出席会议。学校党委书记任甫讲话,党委副书记、校长吴玉东作工作报告。代表们审议并通过了学校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学校财务工作报告、学术委员会工作报告。大会由党委副书记梁浩主持。

学校党委书记任甫在讲话中指出,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党委带领全体教职医护员工,紧紧围绕“强师为基、育人为本、学科引领、特色发展”,抢抓发展机遇、锐意改革进取,办学育人水平全面提升,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博士倍增”提前完成,发展第一动能充分释放;“育人为本”持续巩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科引领”成绩斐然,办学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特色发展”初具成效,错位办学的格局初步形成,“75周年庆”凝聚人心,爱校荣校合力充分汇聚。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校上下的勠力同心、奋力拼搏,向全体教职医护员工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

任甫书记强调,推进2025年工作,要聚焦“学科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国之大者”的视角看,提升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一流学科,是以高等教育为龙头,引领支撑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是每一所高校当仁不让的使命;从国内高校学科发展的历程看,以学科建设推动办学层次跃升的案例不胜枚举。展望沈阳医学院的新征程,加强学科建设需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公共卫生、手外科等传统优势学科。在做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并进一步以点带面,渐进实现整体提升。

任甫书记指出,推进2025年工作,要聚焦“精准引才”,配齐配强各学科专业的“领军人”一是完善精准引才的政策机制。突出“靶向性,靶向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学术影响力强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突出“多渠道”,积极探索“以才引才”、“以会引才”、“以赛引才”等多元化引才方式;突出“个性化”,对特别优秀的顶尖人才,学校会考虑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二是完善分层分类引才的工作策略,瞄准青年人才续写“博士倍增”,面向海内外引进优秀博士,让更多的人才拥抱沈医、扎根沈医。三是完善调动工作热情的做法举措,改进职称评聘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展现出“博士倍增”的成效。强化分类发展的培育机制,开展差异化培养,探索多元化评价。

任甫书记强调,推进2025年工作,要聚焦“立德树人”,全面发动人才培养的“双引擎”一是牵住教育教学这个“牛鼻子”,一定要高质量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更要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水平;持续做好专业建设的谋篇布局,紧紧围绕强国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本科专业的布局,紧密围绕“新医科”建设,加快推进5个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设置,完善本科专业结构。二是做强科学研究这个“推动力”,注重有组织科研,全力加强平台建设,整合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研究所等科研力量,科学统筹资源,全面提升科研平台利用率和建设水平;注重标志性成果培育,全力增加科研产出,通过平台建设与成果培育的双轮驱动,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科研影响力与竞争力。

任甫书记指出,推进2025年工作,要聚焦“更大&申博”,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的“架构图”。一是完善“学校—学院—学科”的大学组织架构,播下学科建设的“满天星”。要解决由“校办院”到“院办校”的办学理念更新,推动二级学院成为学科建设的主体;要依托学科办专业,通过持续做强康复医学、医学人文、医学信息工程等学科,为本科专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和推动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明确“培优—选优—创优”的申博工作思路,聚起合力攻坚的“一团火”。要激发学科潜能,真正培育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学科,为“申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要形成申博“突破点”,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聚力推进、合力攻坚,力争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确保申博工作高效推进、取得实效。

任甫书记指出,推进2025年工作,要聚焦“医康&康养”,全力打造人才培养的“增长极”办出特色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通过持续努力,在特色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基础,未来,学校一定要持续拓展特色发展成果,不断凝练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这是地方大学的发展之路,更是沈医的发展方向。

任甫书记指出,推进2025年工作,要聚焦“健康沈阳”,全力当好市属医院的“领头羊”附属中心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一要外树形象。明晰学科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持续发展好手外科、骨科、重症医学等优势学科,形成具有“名片”意义、在全省全市、甚至全国,叫得响的高峰学科,树起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形象。二要挖掘增量。以手外科为基础带动整个外科的发展,通过引进“高精尖优”顶尖人才、整合资源等方式,培育和挖掘新的优势学科,打造新的增长点。三要做强特色。以急诊医学进入复旦大学排行榜为契机,不断完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使跨学科交流更加顺畅、专业设置更加科学、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学科核心竞争力更加凸显,真正把传统优势学科做大、把特色学科做强。附属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一要善谋划。聚焦谋划“十五五”规划,科学制定好2025年工作任务,在“纲举目张”的过程中,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确立清晰明确的发展目标。二要强特色。加强心血管等优势学科建设,真正实现特色专科的领先优势,打造特色发展的全新格局,培育新的发展增长点。三要明导向。充分用好职称评审、薪酬制度改革的“杠杆”,发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导向作用,调动医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要聚合力。团结就是力量,信心赛过黄金。2025年一定要团结一心、砥砺前行,凝聚推动发展的最大合力。

任甫书记强调,面对今年的发展任务,全校上下要坚定信心、迸发力量,持续展风采、扬斗志、提士气,充满“沈医自信”。沈医自信是笃志“想为”,是舍我其谁、功成有我的境界;沈医自信是大胆“敢为”,是敢闯敢拼、勇斗艰险的担当;沈医自信是实干“勤为”,是勤恳敬业、忠诚奉献的作风;沈医自信是励志“善为”,是自我提升、善作善成的能力。他强调,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路已不远、登顶在即,沈阳医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拿出敢打必胜的“沈医自信”,群策群力、同心协力,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奋力书写好沈医圆梦的答卷、登上事业发展的巅峰!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吴玉东以《锚定目标 狠抓落实 为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医科大学不懈奋斗》为题作学校工作报告。报告中全面总结了2024年学校各项工作。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党的领导全面加强。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省委明确学校为正厅级建制,实行省市共建;全力做好市委巡察整改工作,重点解决一批突出问题;获评“辽宁省文明校园”称号,获批首个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2名教职工分获“辽宁五一劳动奖章”“沈阳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二是聚焦发展大事,高质量发展基础夯实。更名大学工作快速推进;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75周年校庆提气聚力,高水平举办建校75周年创新发展大会等活动;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专项审计工作;医康养特色愈加凸显,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五、东北第一;投入940万元完成康复实训中心建设;成功举办2024国际医养健康学术大会。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提升,5个省份的投档分数线超过物理类本科控制线100分以上,275名研究生满额录取,学校获评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三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内涵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学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学校被确定为辽宁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成为学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硕士点数量由4个增至9个。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志成来校调研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情况并给予充分肯定;召开学校实践教学工作会议;学校本科专业总数达到28个;口腔医学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同比提高17.16%,超过国家平均线;临床医学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同比提高10%。师资队伍建设活力迸发,全年招录35名优秀博士毕业生,校本部专任教师博士占比由2020年的49.40%增至60.45%。科研工作发展再攀高峰,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1项,年均科研经费已达3000万元,与中科院二区JTIM期刊《转化内科学杂志》合作不断深入。国际交流合作再添新绩,与乌干达金贾护理及助产学校、印尼塔鲁玛迦大学、印尼芝布特拉大学等学校签订合作协议;新增国际友好合作单位4个。学生工作扎实推进,实施青年辅导员成长“领航计划”,2名辅导员分获第十届辽宁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2024年辽宁省高校辅导员年度影响力人物,1个团队获评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青春笃行”计划示范性团队。四是优化办学环境,用心用情增进师生福祉。成功申请1000万元教学科研设备专项经费,获批700万元发改委资金和120万元市节能经费补助,科学实验中心、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顺利入驻南院区,新建3万平方米学生宿舍楼项目和总预算1.21亿元教育领域重大设备更新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提级论证;完成28项2433.51万元招标采购项目;“智慧校园”“美丽校园”“平安校园”稳步推进。五是坚持服务民生,附属医院发展亮点纷呈。附属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在2024年公布的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提名排行中位列第24名,实现历史性突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总计达到12个。附属二院呼吸内科获批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成为辽宁省护理学会心血管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获批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认证。附属口腔医院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市政府明确将沈阳市口腔医院划归为我校直属附属医院。

吴玉东校长强调,回顾2024年,全体沈医人以奋斗为笔,以时代为题,以事业为卷,在承压前行、攻坚克难中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学校各项事业多点开花,发展势头持续向好、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发展动力持续激发,正昂首阔步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医科大学的宏伟征途上。借此机会,向全校教职医护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广大校友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科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缺乏;省级以上一流学科、科研奖励有待突破;人才培养质量未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国际化办学水平还需提高;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仍需进一步优化;附属医院的优势特色需持续巩固。

吴玉东校长就如何做好2025年工作,围绕13个方面进行工作部署。一是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持续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三是全力以赴冲刺更名医科大学工作;四是持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五是加快推进学科建设步伐;六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七是深化医康养人才培养改革;八是强力推动科技工作提质增效;九是构建育人工作新生态新格局;十是持续提升招生就业工作水平;十一是加快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十二是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和发展支撑;十三是全力推动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

吴玉东校长最后强调,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每个人都是沈医的主角,是沈医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奋斗者,实现更名大学的“沈医梦”,需要全体沈医人众志成城、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当前,学校发展正处于最为关键的时期。越是在特殊时刻,越是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沈医精神。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全体沈医人要坚定必胜的信心决心,拿出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志气,知难而进、挺身而出的勇气,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胆气,团结一致加油干、只争朝夕抓落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医新篇章!

第一组:第七代表团讨论

第二组:第八代表团讨论

第三组:第二、三代表团讨论

第四组:第六代表团讨论

大会对《沈阳医学院第五届第五次教代会提案工作报告》《沈阳医学院2024年财务工作报告》《沈阳医学院第十届学术委员会2024年工作报告》进行了书面审议。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参加了8个代表团、7个小组的讨论,认真听取代表意见。代表们认为,学校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一年学校取得的各项工作成绩,重点突出、亮点喜人。全校上下咬定目标、加压奋进、攻坚克难,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使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同时,报告也客观理性地分析了当前学校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明确了2025年的重点工作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做好各项工作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第五组:第一代表团讨论

第六组:第五代表团讨论

第七组:第四代表团讨论

会议号召,全校教职医护员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锚定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学科引领,强化内涵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汇聚改革和发展的新动能,形成全校上下紧密团结,共同干事创业、共同奉献付出、共同追求卓越的生动局面,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   会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