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吴玉东,党委副书记梁浩,副校长李荣梅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到附属瓦房店市中心医院、营口市人民医院两所教学基地调研教学、实习管理及访企拓岗工作。


吴玉东校长对两所教学基地在实践教学、学生管理及安全保障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两所基地始终秉持“重教学、重科研、重实践”的理念,持续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支撑。此次访企拓岗,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与两家医院的合作维度,聚焦毕业生职业发展需求,持续拓展优质就业渠道,打造精准化就业服务体系,为学生搭建从校园到职场的就业快车道,助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同时为医疗行业输送专业素养过硬的后备力量,共促多方价值提升。
针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吴玉东校长强调,学校积极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希望教学基地能与学校同步,在临床带教中融入更多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更早接触临床真实场景,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医学教育的根本在于实践,只有让学生在临床一线多观察、多操作、多思考,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将以教学基地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院院合作”,推动第一、第二临床医学院与各教学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高水平实践教学环境。

梁浩副书记就实习与就业联动机制提出指导意见。他表示,“就业—实习联动”机制的完善,需要学校和基地共同构建供需对接、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搭建更畅通的沟通平台,通过双向选择优先录用优秀实习生,实现学生、学校与医院三方良性互动,既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也助力医院储备高素质人才。

李荣梅副校长从学生成长角度提出建议。她表示,学生在实习期间面临考研、求职等多重压力,需科学统筹时间。考研复习不应仅局限于知识记忆,更要注重临床思维培养——通过积极参与临床实践,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切实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精神,成长为有温度、有能力的医务工作者。


附属瓦房店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洛长伟、院长赵东文,营口市人民医院院长司义龙分别介绍了各自基地的教学环境、师资力量和学生管理体系,并分享了沈阳医学院毕业生在基地的就业情况。
瓦房店中心医院的历届实习学生在医院就业的比例为10%,营口市人民医院职工总数的30%为我校毕业生。两所基地中多数科室主任由我校毕业生担任,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成为科室骨干,既体现了我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也为后续学生实习就业搭建了优质平台。教学基地将继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推动医教研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共育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学校教务处处长张忠、招生就业中心副主任齐柳、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孙大宇分别就毕业实习管理、临床教学同质化建设、毕业生就业指导及教学质量保障等工作,与教学基地开展深入交流。

在与实习学生座谈交流中,吴玉东校长详细询问了学生的实习进展、就业状况、职业发展规划以及生活情况,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他表示,学校始终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将持续优化教学资源和条件,为学生提供更有力的职业支持。他勉励同学们珍惜实习时光,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为未来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他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及基地规章制度,在临床实践中做好个人防护,规范操作医疗设备,确保医疗安全。


座谈会后,吴玉东校长一行还实地考察了两所基地的教学设施及学生生活环境。
此次调研进一步加深了校院双方的合作共识,为探索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医学教育发展目标提供了新思路。学校将继续携手各教学基地,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习安全管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努力培养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医疗教学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