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为全面检验各项工作的成效,强化各部门协同联动,10月10日至10月15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吴玉东,副校长李荣梅集中走访校本部各教学教辅单位及职能处室等20余家,开展有针对性的检查督查。通过听取汇报、听课看课、现场问询、材料抽检、座谈交流等形式,全方位、全流程对认证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再提升”,进一步凝聚和动员全校力量,确保以最佳状态迎接教育部临床医学专家组入校检验。
聚焦教学主阵地 夯实人才培养根基



在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学校领导走进实验室听课看课、了解仪器设备与安全管理情况,重点查看教学档案、试卷、形成性评价记录等材料。吴玉东指出,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主阵地,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他强调,基础与公卫教学是医学生知识体系的基石,必须确保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紧密衔接,确保教学过程严谨扎实,充分展现学校扎实的教学能力与办学基础。

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心,学校领导观摩学生的技能操作,检查模拟教学设备的使用与管理记录。吴玉东强调,要最大化利用好实践教学资源,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规范的临床技能训练,筑牢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一环,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牢固根基。
融通人文强化交叉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外国语学院、体育教学部,学校领导重点关注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医学英语的应用能力以及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吴玉东指出,培养卓越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人文社科和体育、美育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人文关怀、国际视野和健康体魄。

在走访医学信息工程学院时,吴玉东指出,要加强新医科建设,充分发挥交叉学科优势,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医学教学与科研,培养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为未来医疗模式变革提供人才支撑。


在走访创新创业学院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时,吴玉东肯定了其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与健全人格方面的工作。他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要主动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其训练项目、科创竞赛等与医学教育相结合,展现学校全面育人的鲜明特色和成果。
拧紧行政保障链 凝聚协同作战合力

在认证办公室和教务处,吴玉东详细检查迎评上报材料、专家进校路线安排、访谈内容等。他要求,必须做到精准对接、万无一失,发挥好“大脑”和“引擎”作用。在党委宣传部、人事处、学生处、团委,吴玉东强调了党群职能部门在认证工作中的重要保障作用,要营造“人人关心认证、人人了解认证、人人参与认证”的浓厚校园氛围,重点展示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与成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现沈医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学习状态。

在总结中,吴玉东对全校冲刺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树立全局观念,确保无缝衔接。专业认证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门必须打破壁垒,紧密协作,形成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学到管理、从教师到学生的强大合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精益求精。要抓住最后的时间窗口,对各个环节进行复盘检视,对任何可能存在的疏漏立即整改,确保各项工作都经得起检验;三是展现最佳状态,凸显育人成效。全校师生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自信心,将学校多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面的亮点和成果充分展示出来,圆满完成认证任务。
此次大规模、全覆盖的走访督导,标志着沈阳医学院迎评工作已进入最后的决战状态。全校上下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沈医精神和扎实细致的工作,全力以赴迎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启新的篇章。
来源:医学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