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家国历史,凝聚奋进力量
——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组织师生参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述往思来,向使而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为重温抗日历史、缅怀抗战英烈,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战火中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9月7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20余名留学生参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在这里,大家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凝视,重温那段难以忘却的历史。从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历史事件、一个个主题展馆和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无数英雄的一段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中,大家深刻领悟了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事业坚贞不屈、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接受了思想教育和党性锤炼,也坚定了立足岗位实际砥砺初心、践行使命的决心和信心。
本次活动是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用好用活辽宁“六地”红色资源进行党员实践教育活动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党员教师的党性意识、政治品格和履职尽责能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忆往昔峥嵘岁月,拓未来不凡征程
——第一临床医学院组织全体新生参观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以及人体科学展览馆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激励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第一临床医学院组织2023级全体新生来到沈阳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和人体科学展览馆两地进行参观。

在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学习每一段历史,仔细观看每一张照片,基地中每一座红色主题馆,都是一段浓缩的历史、一份共产党的宣言书。讲解员带领同学们回顾了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国为民不计生死,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的奋斗历程,使得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
随后,同学们来到沈阳市科普基地、沈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沈阳医学院人体科学展览馆,了解生命起源,探索人体奥秘。在参观活动中,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分批次参观了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八大展区。讲解员耐心细致地介绍了展厅内的标本以及各大系统的生理功能,并且将人体科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并积极提问。


本次活动培养了同学们对于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帮助同学们树立了热爱生命、乐于奉献的大医精神。同学们纷纷表示:“我们新一代青年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主动担当作为,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夯实立德树人基础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公共卫生学院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锤炼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进一步鼓励广大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更好掌握现代教学方法,推动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公共卫生学院于9月14日成功举办公共卫生学院“恒旸杯”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


经各教研室初赛推荐,共有来自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及食品质量与安全三个专业的5名青年教师参加决赛。竞赛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授课及说课环节。经过评委评分,最终来自卫生检验学教研室的徐克彬老师获得一等奖,毒理学教研室段晓旭老师获得二等奖,两位老师将代表学院参加第十二届沈阳医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
赛后,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段志文教授、书记马明月教授和环境卫生学教研室主任金焕荣教授,分别对各位选手的参赛表现进行了综合点评,并从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授课技巧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金桂飘香卫校迎新 家校携手共育成长
——附属卫生学校举行迎新活动
秋高气爽,桃李芬芳,又到一年迎新时。卫校于9月13日举行迎新活动,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对2023级新同学的注册报到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为做好今年的迎新工作,卫校高度重视,多次召开迎新工作部署会。新生报到期间,推行多项人性化举措,将新生报到点由原来的体育馆改在了教室,同时还安排100名志愿者分别在学校东门口及教学楼内轮流站岗,协助新生搬运行李。同时,在教学楼及办公室安排部分流动志愿者,便于随时为新生和志愿者服务。
新生入校后,班主任与新生进行了一对一谈话,详细了解每位新生的性格、特长、兴趣爱好。将在接下来四年的时间中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让每个人都各展所长。
为了更好地架设起家校之间协同教育桥梁,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生入校前,卫校新生各班在教室召开了2023级新生家长会。会上,班主任向家长介绍学校的管理工作、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成长工作、学校的办学特色,并就如何落实家庭教育、促进家校沟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同时解答了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
目前新生报到工作已经结束,卫校将开展一系列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让全体2023级新同学迈好卫校四年中专生活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