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沈医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沈医人物 > 正文

校友风采||康复前沿建功卓著 杏林名师桃李芬芳

发布时间:2024-08-20 19:05:35

编者按:与共和国同龄的沈阳医学院即将迎来75华诞,75年时光荏苒,在沈医的校园里陪伴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度过难以忘却的青春岁月,75年春华秋实,沈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医疗卫生事业的优秀人才。他们是大爱无疆、技术精湛的医者;他们跋山涉水,支援边疆,留下了奋斗者的足迹;他们远渡重洋,把大爱播撒异国他乡;他们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镌刻在山海之间、高原之巅。他们永远是沈医的骄傲,肩负着白衣的荣光。

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沈医校友们始终豪情满怀,共同见证母校的辉煌历程,值此沈医75周年校庆之际,就让我们走近他们,一起感受他们的风采和不平凡的经历。

校友简介

潘钰,女,1992年考入沈阳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0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神经病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获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学位。2005-2011年在北京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工作,2011-2014年在北京康复医院任副院长,2014年至今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康复医学科担任科室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常委和神经康复学组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和远程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等社会兼职20余项;先后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康复医学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余项,累计课题经费2000余万元,发表高水平国内外期刊论文50余篇,获8项发明专利授权,主编及参编著作10部,主持和参与多项指南和专家共识;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技术类一等奖、2024年获日内瓦发明银奖;获得北京市优秀人才和人民好医生等荣誉称号;担任《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学杂志》《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杂志》及《机器人外科学杂志》编委。

科研之路

潘钰及其团队致力于神经系统疾病中枢机制研究、脑机接口和康复机器人研发和临床应用研究、运动功能分析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研究中注重医工交叉,紧跟国际前沿。搭建神经影像多模态信息融合研究平台、神经康复数据库、构建足踝生物力学运动分析平台,发展脑卒中重症康复脑机接口训练、脑功能定量分析、数字疗法、干细胞治疗等新技术及推动临床转化。

面对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针对个性化康复技术的科学决策问题,以脑卒中和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多层级人脑图谱和跟踪采集的静息状态下的多模态脑磁共振信号为媒介,以健康人脑特征和临床评估标准为参照,研究多层级神经重塑特征及其表达模型。建立自动定量可跟踪分析脑磁共振信号的多模态信息融合架构,从静息态信号中提取和分析神经重塑特征,实现对康复技术的评价和指导。研究成果为精准神经康复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提出了脑部磁共振结构数据功能数据联合分析架构、多级脑功能网络构建、动态脑功能分析、特征脑区分析和提取等创新技术。成功揭示脑损伤、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脑功能连接同临床评分的相关性特征、脑可塑性与预后相关性,以及脑卒中后足踝及手功能康复的中枢机制。为神经康复评估和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客观有效的参考。研究发表在Front Neurol、Neural Image等期刊,并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多项发明专利。

面对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脑血管病,针对提高神经对肌肉的系统精准控制,以个体精准康复、提升康复效率、促进脑机交互进入临床应用为目标,研究患者个性化神经损伤生理信息表征、运动功能障碍与康复模式及预后间的关联关系,实现脑卒中差异化、个体化精准康复。研发基于机器人的脑机交互康复训练系统,分析受损与代偿脑区、脑区间及外周通道间功能连接强度随康复进程的变化规律,制定满足患者个体差异性的脑机交互训练方法和建立个性化脑机交互康复训练模式;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利用脑电生理信息成功预测脑机接口康复预后;研究团队国内首次成功开发足踝脑机接口康复机器人系统,完成临床应用和数据库建立。研究为脑机接口和脑机交互技术产业化发展及促进临床康复技术变革提供分析方法、颠覆性手段,创新康复训练技术和提供临床适用系统产品。研究成果发表在Information Fusion、IEEE Trans Neural Syst Rehabil Eng等Q1区期刊,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研发的智能神经康复医生专家系统2024年获日内瓦发明银奖。

寄语母校

在医学之路上能披荆斩棘和努力前行32年,得益于母校那些年给予我的医学知识的滋养。回想起初入医学殿堂的一幕幕,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手把手的教导,都让我受益匪浅。母校给我了前行的底气和动力,沈医人坚韧不拔、不屈不饶的拼搏精神,是助我成长的精神食粮,是刻在骨子里的精气神。无论走的多远,都永远感恩我的母校,永远想念我的母校,更希望她有广阔的发展天地,为健康中国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来源校友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