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沈医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沈医人物 > 正文

郑嘉祺:披星戴月终不负、笃行不怠启新程——预防医学学子"突围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08 19:42:36

青春的赛道上,总有人以非凡的毅力与勇气跑出耀眼的轨迹;知识的海洋里,总有人凭借不懈的探索与坚持扬起远航的风帆。郑嘉祺,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 2020 级 1 班的学生,在2025考研中交出公共卫生综合266分、总分390分的答卷,成功考取中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硕。她以坚定的信仰为舵,以刻苦的学习为桨,以无私的奉献为帆,书写着“博学洁行、厚德济世”的青春答卷。

破茧:在知识荒漠中播撒希望的种子

从《黄帝内经》“上医治未病”的前瞻理念,到新冠疫情“预防胜于治疗”的深层逻辑,都坚定了郑嘉祺走进预防医学知识殿堂的决心。五年来,她多次斩获综合测评成绩专业第一名,曾获国家奖学金、沈阳市政府奖学金、2次院长奖学金、5次一等奖学金,曾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沈阳市优秀共青团员、沈阳市模范大学生、沈阳市优秀大学生、校优秀学生会干部等多项荣誉称号。

郑嘉祺始终认为“专业知识筑骨架,科研实践填肌理”,科研探索的道路上,郑嘉祺始终以预防医学人的敏锐视角,关注着影响公众健康的各类问题。她曾参与曾参与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点攻关项目和一般项目各一项;为大学生科研课题《血清25(OH)D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分析》项目负责人;曾参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课题一项;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级学术论文,试图从根源上探寻疾病预防的有效策略,为守护大众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在学科竞赛的舞台上,郑嘉祺同样展现出预防医学生的风采。她曾带队参加中华预防医学会承办的“2023年全国大学生健康科普大赛”获全国三等奖,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此外,她还曾获全国大学生健康科普知识竞赛”全国一等奖;“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竞赛”全国三等奖;辽宁省“健康杯”研究生软件设计和建模大赛省级三等奖;第十六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三等奖。她深知,预防医学不仅需要深入的学术研究,更需要将健康知识传递给大众。通过竞赛,她和团队积极传播科学的健康理念,用实际行动践行预防医学 “防患于未然” 的宗旨。

绽放:在集体沃土中孕育理想之花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郑嘉祺不仅是知识殿堂的攀登者,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曾担任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学生党支部宣传委员的她,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积极投身各类党日活动:走进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前往沈北财落一村开展研学、到达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进行祭扫等,重温英雄事迹,传承红色精神。作为班级团支书,她化身凝聚班级的磁石,精心策划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班会和团建活动,带领同学们走进沈阳市于洪区包道社区,用志愿服务传递温暖与爱,开通班级公众号记录班级点滴日常,让“先进团支部”的荣誉实至名归。担任公共卫生学院学生会组织部部长时,她成功举办沈阳医学院首届辩论赛、重温入团誓词、梅江东社区汇演等精彩活动,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作为新生辅导员助理,她是温暖的引路人,耐心细致地帮助 2022 级预防医学新生熟悉校园,融入集体。每一个角色,她都全身心投入,用责任和担当诠释着学生干部的初心与使命,用行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社会实践的道路上,郑嘉祺是勇敢的探索者。2023年7月,她参加了中国医科大学“东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以30多小时的执着坚守,完成50余份问卷调查。2022年11月,沈阳疫情肆虐的至暗时刻,她挺身而出,担任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志愿组组长,12多个小时昼夜鏖战,撰写精准流调报告,为沈城筑牢生命防线;2022年7月,在法库县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她以7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完成约15000管核酸检测管贴码工作。这些实践经历,是她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生动写照,更让她深刻领悟到公共卫生事业守护生命健康的崇高意义。

涅槃:在学术熔炉中锻造治学利剑

进入大五,面对考研和实习的双重压力,郑嘉祺开始践行"时空折叠学习法":地铁车厢成了她的移动课堂,她利用碎片时间打卡英语单词;在实习单位工位上,整理专业课背诵的思维导图、完成当天专业课内容背诵、政治选择题刷题;下班回到图书馆,完成英语阅读等需要尽可能避免外界环境干扰的任务。

政治学科的备考曾使她一度深陷焦虑的泥潭,高中理科背景形成的思维定式,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如同天书般晦涩难懂。但正如沙漠旅人终会遇见绿洲,她在晨曦微露中找到了破局之道:在1-5月,正式开始学习政治强化课前,她关注了人民日报、央视频、新华社等多个新闻平台的官方抖音账号,那些原本枯燥的会议决议,在短视频的可视化演绎中化作鲜活的时代注脚。这不仅为她搭建了坚实的知识框架,更为她在后续的强化阶段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使她政治模拟卷选择题一刷的正确率稳稳保持在35分左右。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漫漫考研路亦是如此。若问考研期间最大的收获,她认为比起上岸的喜悦,“研”途老师与伙伴们的陪伴更可贵。郑嘉祺认为,沈医的每个研考生迎来自己的春天,离不开学校搭建的堪称典范的成长生态,离不开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指导与关怀。公共卫生学院会定期举办宣讲会,为学生科普考研报考、择校、调剂等相关信息,让政策解读跃然纸上,不再停留于冰冷的文件,从而为学生们填补信息差,确保每名考生都能接收到第一手资料。辅导员老师每年都会举办考研经验交流会,复试调剂期间也会时刻跟踪每名同学动态,点对点详细了解调剂意愿。专业课老师会主动分享自己的联系方式以及办公地点,为学生们的科目答疑保驾护航。

郑嘉祺与室友们组成了学习小组,在走廊尽头的应急灯下共享知识图谱,共同建立资源共享宝库。每周日晚上,三人会围坐在一起,对一周的学习进行全面复盘。若某门科目进度滞后,就适当调整下一周的时间分配;若状态低迷,便启动“半日放松计划”,或在操场上尽情挥洒汗水释放压力,或窝在寝室分享零食、吐槽备考趣事。当遇到学习瓶颈,她们开启“经验盲盒”,共同寻找英语拆解长难句分析技巧,找学长学姐传授专业课框架搭建方法。最后,三人都在2025年考研中成功上岸。

翱翔:在云端之上舒展理想羽翼

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郑嘉祺同学感慨,五年的本科生活既漫长又短暂,幸得良师引路、家人托底、好友同行。五年的青春之旅让她相信总有一些坚持能从一寸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万千朵怒放的蔷薇;让她相信暗夜踽行的脚步,终能在破晓时分踩碎漫天繁星般的荆棘;让她相信春天播种的种子,定会在来年春和景明的日子开花结果。窗外有风景,手中有书本,心里有梦想,眼中有未来,在公共卫生事业的道路上,她必将继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用青春和热血,书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她寄语学弟学妹们:“青春的征途从无捷径,却从不辜负每一份执着与坚守。或许你们此刻正站在知识的岔路口迷茫,或许正为科研的瓶颈而焦虑,又或许在备考的深夜里感到疲惫,但请相信,那些在图书馆灯光下啃下的知识点、在实验室里反复打磨的实验数据、在志愿服务中温暖过的每一个瞬间,都会成为你们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基石。愿你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公共卫生这条充满意义的道路上,既成为追光者,也成为照亮他人的光,最终活成自己曾经向往的模样!”

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