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3班,王常源的名字总是与“优秀”紧密相连,他以初试 355 分的优异成绩,成功考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系病学硕士研究生。他用五年本科生涯,诠释了医学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在学业、科研、学生工作等多维度书写青春答卷。

学海逐梦:以严谨治学筑牢专业根基
2019 年底疫情中“逆行者”的身影,让王常源坚定了从医初心。踏入沈医校门后,他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刻入骨髓:大学五年综合成绩名列前茅,斩获 2 次国家奖学金、6 次校一等奖学金,通过英语四六级与计算机二三级考试,获评沈阳市优秀大学生、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他坚信“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他充分利用自身在计算机方面的特长,将专业知识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成功制作出“埃博拉病毒”“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眼球模型”“发热”“气胸”等一系列将医学知识可视化的科普作品。这些作品在各级竞赛中大放异彩,斩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及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全国二等奖、辽宁省非医类健康科普大赛一等奖、辽宁省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辽宁省“体育+”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他非常珍视这些参赛的机会,他说:“参加这些比赛不仅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且能够让自己更好的巩固课本所学的知识,将这些知识从‘输入’变为‘输出’的实践机会,是非常宝贵的。”
青春担当:以多元角色诠释责任使命

王常源不仅学习成绩很优异,综合能力也很突出。他思想积极进步,政治素养过硬,在班级里担任团支部书记,能够很好的处理团支部的各项事务。同时他还担任大教的党小组组长、党支部纪检委员兼宣传委员,在辅导员郭秀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耐心细致地帮助新发展党员端正入党动机、准备入党和转正材料、了解党的相关知识、学习党章等。他的工作尽职尽责,耐心细致,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与支持。

在校期间,他还曾担任沈医计算机创客空间主席,同时出任了大学生自主创业传媒公司“博界”的经理。在黄和老师和王杨老师的支持下,他依托学院提供的平台,充分发挥了他在计算机方面的优势,在视频制作、无人机应用、3D建模和打印等方面推动了技术升级,给创客空间带来一点新的气象。并且,在他的牵头下,创客空间还成立了新部门“研发部”,给创客空间的未来带来了无限可能。


此外,他还曾是首任沈阳医学院围棋队队长,在首届沈医围棋挑战赛中斩获冠军。在体育部辛宏老师的带领下,他两次代表学校参加辽宁省学生智力运动会,在团体比赛中斩获佳绩。
研路攀登:以科学方法突破备考难关

进入实习阶段以后,他全身心的投入的考研备考冲刺的过程中去。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王常源提出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要进度,要效果;不卷时间,卷效率。”相比于互相比较“复习进度”、“学习时间”带来的焦虑,王常源选择了跟着自己的节奏,稳步推进自己的进度。他不追求学习的时长,更加注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备考期间,找到志同道合的备考伙伴同样很重要。由于在实习医院实习,没有去图书馆学习的条件,王常源和他的两个室友,在合租房内搭建了自习室。他们互相监督,互相鼓励,有负面情绪时也互相倾诉和排解,遇到疑难问题时相互讨论交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张明凯同学被河南大学内科学专硕录取,刘禹杉同学被天津医科大学内科学专硕录取,三人在2025年考研中凭借扎实的基础和稳定的心态,均成功上岸。
回顾在沈医学习的五年时光,王常源不仅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淬炼了坚韧不拔的品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他深知这一切离不开学校的培养与平台,更离不开各位师长的教诲与关怀。即将告别母校,踏上新的征程,他深情表达了对学校和老师的衷心感谢,感谢沈阳医学院提供的广阔舞台和优良学习环境,感谢每一位导师的悉心培养与谆谆教诲。同时,他也寄语逐梦路上的沈医学子:“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愿大家不负青春韶华,砥砺前行,唯有前进,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来源:第一临床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