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第二十一期学术大家讲坛暨医药功能材料创新交叉前沿学术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邀请7位国内医药与功能材料交叉领域知名专家带来前沿学术报告,并为学校青年教师提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对一指导,为师生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与科研能力提升平台。

校领导王冠男代表学校对7位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他表示,沈阳医学院作为区域性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近年来学科发展势头强劲,青年教师科研热情高涨,亟需在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上实现突破。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术交流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全程为基金申报提供指导与扶持,致力于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创造展示才华的环境。希望以本次论坛为纽带,进一步拓宽校际合作渠道,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多资源与动力。
此次论坛邀请的专家阵容涵盖国内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包括东北大学宋焱焱教授、侯悦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吴慧哲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范克龙教授,沈阳药科大学付强教授,郑州大学姜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艾相昭教授。
专家们围绕“表观遗传与肿瘤”“纳米通道与手性药物”“纳米酶与生物催化”“智能水凝胶”“AI药物研发”“纳米酶的生物医学应用”“细胞膜仿生技术”等前沿主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学术见解。这些报告既代表国内相关领域顶尖水平,也清晰勾勒出医药功能材料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有效拓宽了与会师生的科研视野,为凝练研究方向、激发科研热情提供重要启发。论坛现场交流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对一指导环节中,与会专家对我校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的十余名青年教师进行深度指导。专家们结合自身丰富的申报与评审经验,针对每位教师在项目选题、科学问题凝练、研究方案设计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供细致入微的个性化建议。青年教师们表示,此次指导内容精准、收获颇丰,将有效提升后续基金申报质量。
专家简介:
吴慧哲,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药学院副院长,国家级重要青年人才,辽宁省“兴辽英才”青拔人才、辽宁省优秀教师。
宋焱焱,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杰出青年。
范克龙,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纳米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优青获得者,Exploration副主编。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负责人。
付强,沈阳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辽宁省杰出青年、辽宁省优秀青年、“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侯悦,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副院长,辽宁省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
姜伟,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健委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PI,中原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河南省科技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河南省中青年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优秀青年人才,河南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英国皇家化学会Nanoscale/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B2024EmergingInvestigators(新锐科学家)。
艾相昭,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信部启明计划获得者,上海市高层次人才,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获Reaxys博士奖(英国)和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新加坡)。
来 源:药学院